软件出海之小影科技,如何做到全球用户订阅收入超3亿元?

· 被投企业

 小影科技介绍

小影科技出海10年,服务了来自YouTube、Facebook等平台的数十亿创作者,是短视频领域首个获得Google顶尖开发者称号的中国团队。公司聚焦快速创新,多款产品以差异化打法持续为全球创作者赋能。2019 年-2021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95 亿元、3.01 亿元以及 3.8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24%。

旗下全能视频剪辑应用VivaVideo长期位居data.ai“中国非游戏应用出海收入”排行榜前列,模板化视频创作软件TempoApp,面向专业人士的高级剪辑软件VivaCut等应用则分别在东南亚、中东地区获得大批年轻用户青睐。

小影科技于2021年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受理,今年3月更新招股书并回复了创业板首轮审核问询

——以上摘自小影科技官方公众号

 1. 产品

小影科技定位于视频创作服务商,主打产品有小影(VivaVideo)、VivaCut和节奏酱(TempoApp),三款产品最新的用户、营收数据如下表。

broken image

 通过产品矩阵,小影科技覆盖客户和场景如下,基本涵盖C端大部分的视频剪辑和创作场景:

  • 大众剪辑、高级剪辑、模板视频创作
  • 大众用户、专业用户、商业用户
  • 日常生活、社交娱乐、商业应用

产品底层技术由三部分支撑:

  • 跨平台音视频编辑引擎
  • 实时图形渲染与图像特效技术
  • 计算机视觉算法

小影科技的视频剪辑产品线截至2021年共有1.96亿活跃用户,其中210.27万为订阅用户。基于此,小影于2021年实现3.14亿元订阅收入,总收入3.85亿元,位列中国非游戏厂商出海营收十强名单。

2.营收

a. 订阅+广告收入,其中订阅收入为主,广告收入为辅。

broken image

b.从地区分布来看,近三年小影海外营收占比逐年上升,境内收入萎缩。小影在各地区营收分布较均匀,东南亚地区占比略高。

broken image

3.编年体传记

#此部分篇幅较长,如对细节感兴趣可详读

  • 2008

苹果公司推出iPhone3G,同步上线App Store。软件整体保留了PC时代的特征,工具软件需要付费,比如手电筒、定制桌面等。开发者以iHandy、久邦数码为首,北美市场尚处空白,用户体验和收费方式围绕北美用户进行设计,工具出海红利初现。

  • 2012

此时,安卓崛起,搭载安卓系统的头部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大增。Facebook、Google生态规则宽松,买量便宜,红利爆发,大批工具类产品通过免费+广告打法在海外获客,获客成本很低。

2012年韩晟决定从虹软离职,在虹软的11年中,他完成了研发向产品市场岗位的转变,离开虹软时,他所负责的韩国业务占公司营收的40%。诺基亚全盛时期的塞班手机和2007年三星翻盖手机中的视频编辑软件都由韩晟主导开发交付。后期,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负责移动视频相关产品的开发。

韩晟带领几位多年合作的好友,决定做一款移动端视频编辑的软件。关于创业方向的选择,可能与过往经历以及iPhone和Galaxy用户用手机拍视频的需求激增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到年轻人做游戏类视频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12月,小影(VivaVideo)上线,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 2013

11月注册用户超过100万,小影定位于手机视频的美图秀秀,想为用户打造一款“用的很爽”的视频剪辑工具,此时小影对于做一个视频社区平台的兴趣不大。

2013年,微视的8秒钟短视频给互联网带来深刻印象。8月,酷6创始人韩坤创办短视频平台秒拍,产品初期限定10秒钟的视频时长。

  • 2014

巴西世界杯期间,小影尝试到本土化带来的神奇效果。运营团队结合足球元素做了一些小功能和素材优化,花一周时间上线新版本后,小影从应用市场两百多位冲到视频榜第一。

5月,美图秀秀推出美拍,主打视频+人像特效的差异点。一条、刻画视频、梨视频、即刻视频等短视频新媒体涌现。

  • 2015

小影在2015年开始对自我的定位产生动摇:在TMT野蛮生长阶段,用户使用时长是商业化、融资的重要驱动因素,团队发现工具天然具有使用频次低的特点,试图做一个短视频社区平台。

当时恰逢小影B轮融资关口,是一个追逐第二曲线的关键节点。我们无法考证团队做出转型的思考历程,但当时公司的对外发声表明了团队的焦虑:工具属性壁垒越来越小,活跃度跟不上去。此时正是短视频及泛视频平台百花齐放的窗口期,国外有Vine、Instagram上线视频功能,国内有美拍、秒拍、快手、趣看、趣播、映客、花椒等。

5月,一下科技旗下的短视频平台小咖秀3个月做到日活500万。

15年8月,推出小影记(SlidePlus),为用户提供模板视频创作服务。15年底,小影注册用户突破1亿,其中海外用户占比约75%左右。此时,小影有大约60名员工,技术人员占半数。

  • 2016

工具类App仍是出海主流玩家,代表有猎豹清理大师、猎豹安全大师、APUS桌面,智能手机高速增长和Facebook、Google的生态红利尚未见顶。工具产品的玩法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本地化运营。

内容和服务产品出海起步,以Music.ly、滴滴为代表的企业向海外扩张,内容和服务平台需要对产品和用户具有深刻理解,与本土用户互动成为必要。

16年3月,秒拍的日活用户攀升至4000万。

  • 2017

小影正式布局短视频社区。创始人为此总结了几点自我和团队迭代学习的方法,首先要融入互联网圈子,多去北京;其次,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团队,招90后和产品用户参与到产研和销售团队;决策权下放,释放灵活性。

小影推出“V光计划”,打造一款承接Vlogger的社区平台。在那个时期,不少美国青少年未来最理想的职业选择是成为Vlogger,Vlogger们通过拍vlog买豪宅的造富神话掀起一波vlog创作潮流。

此时,创始人也意识到小影团队底色上的缺陷,转型社区之路并不顺利。产品技术出身的团队运营和推广能力弱,会纠结产品功能和体验的细节,社区转化比较困难;竞争对手中互联网背景的团队专注运营推广,用流量运营、快速迭代的方式弥补产品弱点,从而迅速起量。但打造社区内容型产品仍然被小影团队视作公司的未来。

第一季度突破4亿注册用户。8月小影在印度推出短视频社区VidStatus。12月推出节奏酱(TempoApp)

  • 2018

18年1月14日,小影召开“Vlight”全球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从工具转型社区。

截至18年12月,小影累计用户达5.5亿,全球通过小影制作并分享的视频数量达10亿。

  • 2019

6月,推出VivaCut,完善在高级剪辑产品领域的布局。

11月,创始人提出短视频工具玩家应该避免跟风做社区社交的“坑”。12月,短视频社交产品VidStatus转变为服务移动端视频创作为主。

  • 2020

疫情助推视频类社交娱乐APP增长,用户创作短视频的需求激增,小影旗下视频剪辑类产品用户数快速增长。

全球下载量突破12亿。对外宣传中,小影定调于创新和科技。品矩阵化打法成型,移动端视频剪辑产品覆盖多群体用户,剪辑性能对齐桌面端软件。

  • 2021

小影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受理。

#以上信息均收集于公开渠道,包括媒体报道文章、公开采访记录、创始人公开演讲等,部分信息收集加工出现不实或纰漏之处,望包涵

4.产品定位与商业模式的迷途知返

  • 寻找公司定位

从编年体的历史梳理当中,我们发现小影在10年成长历程中经历了工具出海、国内短视频爆发、内容出海的诸多周期,此间涌现了数不清的风口赛道、明星项目和创业者。周期起起伏伏,检验并淘汰了其中大多数的机会主义,身处于周期内的小影也曾摇摆于短视频内容社交平台和视频剪辑工具的定位之间。

虽然招股书中并未提及公司业务定位的变动,但我们可以通过公开信息看出小影曾切实布局过内容社区型产品,并且宣告失败。值得庆幸的是,在此期间,创始人意识到转型的痛苦,并深知痛苦的根源,最终也适时回归工具型产品的定位。

换位思考,我们很难在一个狂热的周期顶部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业务定位。当投资人、媒体和创始人以日活月活、用户使用时长为基准建立评价体系,一家卖软件的公司会在社交项目面前丧失吸引力。在外在压力下,团队内部也容易产生动摇,做出一些看似成立的判断,比如工具产品离用户和内容更近,做社交近水楼台先得月。

团队基因决定了公司的长板与短板,继而影响产品和业务的定位。小影最终回归到移动端视频剪辑软件+服务全球市场的定位,“ 用科技和创新赋能全球更多用户创作和传播美好”, “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生产服务商,关键词是服务,定位是 toC 的 SaaS 公司。运营链条就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觉得满意——用户付费——我们创造更优质的服务”。

  • 商业模式

小影目前80%以上营收来自订阅收入,体量超过3亿,在中国软件厂商中难能可贵。小影原本的商业模式与多数工具类出海玩家相同,采用“免费+广告”模式。

在该模式下,需要企业延长用户的产品使用时长、增加产品的打开次数,以增加广告展示时间;同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画像,以提高广告投放精准度,进而提升广告服务能力。

然而,工具软件主要目的是协助用户高效、高质量完成创作过程,创作效率越高、质量越好,产品才能积累更多的用户,广告服务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免费+广告模式”对于希望用户根据使用体验买单的效率类工具并不适用。

5.一些有趣的认知

Q:出海的难点有什么?

  • 成熟市场:政策合规是难点,对于隐私和版权的敏感度比较高,需要提高对当地法律法规的认知,更加积极主动和当地政府、律师学习
  • 新兴市场:文化是难点。印度和中东市场是长尾特征比较明显的市场,在下沉市场科技与当地经济交织会有新产物出现;不应该用中国思维理解,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有失败先例。

Q: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还有哪些区别?

  • 订阅制收费框架下,根据不同国家的定价/节日做促销;对于新兴国家,采取广告+订阅的混合变现方式,让没有办法付费的用户通过看广告视频的方式,解锁高级功能
  • 短视频生态成熟度导致不同国家用户对于功能需求侧重点不同,市场越成熟用户对于高级功能的需求越旺盛,新兴市场用户创作视频的需求在于更低的使用门槛,喜欢一键或者快速剪辑功能

Q:不同国家的用户需求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 中美等生活丰富性高的国家的用户使用剪辑 App 的时长可能会短一些,(在疫情发生之前)这些国家的用户更多的社交娱乐活动发生在线下。而类似于印度等下沉市场的用户,其本身的社交娱乐活动就更多基于线上,因而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也会相对较高一些

Q:如何看待本土化

  • 做到品牌极致。占领用户心智,需要对品牌、社媒进行运营
  • 内容、服务类出海公司需要有海外驻扎团队,分区分层进行运营
  • 广告是一种偏To B的业务,这势必会导致本土化商业运营团队的扩张
  • 理解文化和用户,以印度为例:流量包多为日结,半夜11-12点为活跃高峰,需要发力运营;印度家庭多共享一台智能手机,产品需要具备适用不同场景的功能
  • 团队配置方面大胆采用当地人才自主管理
  • 尊重法律法规与隐私条款,遵守Google Policy政策更新

Q:内容和服务出海为什么比工具出海更难?

  • 版权。发达国家对版权要求高,获取内容困难
  • 付费转化率,内容和服务依靠订阅模式,不是依靠广告,海外文化环境复杂,各个国家侧重点不同。
  • 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新型市场增长空间大,但是广告价值低
  • 融资能力要求高。做内容和服务平台需要砸钱,考验团队融资能力

Q:如何看待视频剪辑领域的竞争

  • 短视频市场天花板在成长;有很多玩家进入,在此情况下应该将产品做到极致,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把出海的经验、技术和本地化认知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 电脑端玩家入局移动端视频剪辑,存量用户是工作室和影视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习惯比较固定难以撬动;增量市场主要为95后、00后,更习惯使用移动剪辑APP;手机平板、电脑融合性越来越高有新的机会诞生
  • 不做内容布局,视频剪辑天花板比创业初期要高很多,工具值得长期去做

Q:视频剪辑有关的海外运营动作

  • Facebook、Ins 突出贴纸和美颜功能,YouTube欧美用户尽量满足高清晰度要求;
  • 应用市场的运营推广:做应用市场的SEO,GooglePlay评分数1000多万
  • 将自己平台最火的视频上传至Youtube,通过知名博主向粉丝推荐产品,同时上各大科技网站的推荐榜

Q:对于下沉市场有什么认知

  • 痛点难触达。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年轻人不会拍的简单问候视频比较刚需;
  • 审美和偏好感知难:大量素材对于一二线用户欢迎,但三四线、乡镇区域用户采纳率低
  • 传播路径有差异,通过去中心化传播
  • 国内下沉市场和国外新兴市场的需求有相似之处,2018年小影微信小程序60%左右用户为40-50岁,更喜欢一键或者快速剪辑功能,与新兴市场用户特征相通

总结

小影科技到底想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手机版美图秀秀/会声会影”?“短视频社区”?“全球最大的视频服务商”?每个定义都是某个时空条件下的求解答案,无数个中间态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持续迭代的小影。

十年是变与不变的十年,变的是工具出海和短视频赛道的周期,不变的是团队基因和用户价值。小影通过降低短视频剪辑门槛,让每个人都能通过短视频表达自我,帮助短视频媒介从年轻人和互联网发达国家群体中破圈。简单来讲,就是帮助全球用户通过手机更便捷地剪辑好看的短视频,这件事韩晟和他的团队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