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第一讲】25:传奇人物(Rokid创始人祝铭明)理解的VR/AR

· 被投企业

以下文章来源于元宇宙第一研究院 ,作者安信元宇宙研究院

传奇人物(Rokid创始人祝铭明)理解的VR/AR

【元宇宙第一讲】25

时间:5月21日 19:00

主讲人:Rokid创始人 祝铭明

一、如何理解未来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方式?

从智能手机到AR/VR的演进会以比较缓慢的方式进行。

手机,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方式,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

VR是比较独立的,VR不大参与到日常通用计算平台的未来竞争中,VR在之后的演化过程中的结果可能会非常像现在的PS或者X-BOX,变成垂类的专属终端。在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上来讲,VR会早于AR,属于专门的重体验的产品,但是通用终端还是会集中于AR。

AR与手机将是一个共同演进的过程。AR会以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角色出现,把手机引导到一个新的产品形态上,手机将主要用来进行一些短平快的碎片化操作,同时可能会在计算终端和通信终端扮演一定角色,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未来手机和AR之间会是共存关系,但是手机形态和AR形态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都会跃升到下一代,两者之间是一个协同关系,而不是百分之百的取代关系。

不仅是在AR/VR,Rokid是一家做人机交互的公司,我们相信AR会成为下一个交互计算终端的主体。交互是用户第一时间能感知到的,AR会成为一个交互的中心界面,或者中心载体。这个交互方式的变革由两个革命引起:1)光学;2)AI技术,即整个感知和理解(包括空间感知、环境理解、意图理解等等)。Rokid成立本质上来讲是源于机会和变革——新一代的人机交互的变革,包括显示、低延时通信、高性能计算、高性能图形等等的变革,最终体现出来的是AR新的交互形态。变革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操作信息、跟信息互动的方式都会有变化,我们强调在未来世界里人跟信息和真实世界的全新的相处方式。今天所有的信息技术都是越来越将人和现实世界割裂的,Rokid不认同信息被割裂,我们希望通过AR将真实世界、数字世界和人能够更友好地、更自然地融在一起。即使能感知到差异、能感知到信息技术的存在,但是这种差异也是更有机、更自然的。

以最近Rokid的业务来举例,比如博物馆眼镜业务,当戴上眼镜看到一个古代展品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背后的故事。未来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方面是跟真实世界获取到最原始的信息;一方面也会根据当前的场景和真实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的数字信息融合。而是否一定要做到以假乱真?有些场景是的,有些场景不是的。有些时候可能会刻意突出它是数字化的、虚拟的,但是跟真实的东西之间是一个非常有机和友好的方式。文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okid去年文博业务签约量近60个,很多都是省级、国家级博物馆;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应用?一方面是市场期待这样的产品,觉得这个产品是在这个场景下是非常自然的信息获取方式,无需掏出手机搜索关键字,有益于老人和孩子。在AI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关注力的学习,发现用户意图是什么,从而把信息更自然地展现在用户面前。这也是Rokid选择AR作为未来方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试验。

在AR公司的落地方向方面,类比计算机、手机、pad等一些移动终端的演进,从初始形态发展到现在相对标准和同质化的阶段,形态演进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在行业的早期就像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会有多样性,但长期下来就会趋同。

在技术路线方面,现阶段为产品形态及技术下定论也为时尚早。比如说在AR领域里面,大家关心的光波导技术、O-LED技术还有很多的路线可以发展。抛开VR不讲,AR整体面临的发展趋势就是透光率越来越高、对比度越来越好、FOV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轻、功耗越来越低。最后什么技术能够持续在这个方向上演进,这个技术的机会就很大。刚才讲的几个技术路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物理和原理上就没有办法再进行演进。Rokid在这方面走的比较靠前,我们已经在专用领域中,尤其在企业应用和政府应用方面大量使用光波导技术。

二、当下的VR跟AR到底是定位垂类还是必定要走向通用?

一定是通用平台。Rokid选择AR的潜在假设是,AR是未来日常使用的下一个个人通用计算平台。未来可以承载大家从娱乐到工作到生产力等诸多方面需求的产品,一定会通过AR和VR去实现的,其中可能会以AR或者MR为发展阶段。海外目前在VR大量投入的公司,如Meta、微软、苹果、谷歌,在这几大方向上也与这个前提一致。

发展为个人通用计算平台需要达成几个关键前提:

1)Always on--即佩戴舒适及续航。举例来讲,最近谷歌最新的可以做翻译的眼镜受到大家热捧,而实际上从产品层面,Rokid在两年前就已经准备了类似的产品。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如果用户不是24小时戴在眼睛上,而仅在有翻译需求时掏出眼镜戴上它,那么使用体验会比较差。所有AR要想变成通用计算平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大家都想克服的问题,就是续航方面的问题。

2)Quick in quick out --即简单的交互方式。手机已经是现在比较接近这个状态的方式,通过手机能够使用碎片时间,所想的东西马上可以快速去操作、并退出。也就是便捷、快速地进入与离开这个环境,这是消费碎片时间的前提。

3)Multiple ways--即信息的通道丰富。可以消化不同的内容包括声音、图像、影视等,当然在AR时代还要包括空间、3D等;当然交互方式本身也需要足够自然化,比如手势、语音、头控等其他的方式。

只有达到这三个前提才能容纳足够多不同形态的内容和服务,而后变成通用终端,这个是很多的公司(包括很多大公司,也是包括Rokid在内)不断在追逐的方向。包括Rokid在内的所有的行业从业者不仅仅是在预测,也在按照这样的思路在构建未来。

而落实到产品上,仍然会是2B、2G先于2C。Rokid在12月份推出来2C的产品Rokid Air,在国内、外均行业内销售排名第一。像苹果等公司产品的delay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这是今天整个元宇宙也好,或者XR行业从业者面临的特别奇怪的现象,是在以前科技产品里面不大有的。以往的人类科技产品通常产品会带给用户惊喜。但是现在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现在在讲这个东西的时候,人们已经被过度教育,其实他们对这个产品的期望值是偏高的、超前的。今天真正比较先进的技术,往往成本都偏高,因为这是行业的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2B、2G会先行,因为2B、2G只要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客户愿意承担一定合理的成本;对于2C而言,则需要让用户以最能够接受的成本获取最新的产品。另外,小公司跟大公司也不一样,就像刚才提到的微软、谷歌、Meta、苹果等,这些公司可以十年磨一剑。但是创业公司要不断地去摸索才有机会,Rokid的做法就是通过B端,在保证公司政企业务健康运营的同时,也能够有更多场景去不断打磨和分析、验证、思考技术。很多公司选择做2B,可能出发点是类似的。

而服务内容上,就2B、2G的业务不会受VR影响,仍然是标准的2B、2G的服务。不管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服务,还是其他方面的信息服务,AR只是一个新的服务技术手段,或者一个新的产品的载体。就2B而言,分析企业创造的价值,跟电脑或者传统方式的企业服务业务没有本质的区别。AR的技术解决了之前一些场景,比如说电脑或者Pad无法解决的问题;剩下看这个场景到底有多广,我个人觉得,未来AR至少会对手持或者专用终端设备进行取代,包括移动手持设备,像电脑、随身音视频等,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今年我们有大量重复订单,复购率不断增高也证明大家开始批量采购POC产品以及概念性的产品。所以不要把AR看得太重,还是看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服务,这个服务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什么样的规模的产值或者价值。

三、这一轮的硬件产业链,目前还是以苹果产业链为班底,未来会有哪些环节的重要革新?

信息科技的终端产品(包括电脑、手机、手持设备、移动设备)会经历三个阶段,从专用设备到一些个人的娱乐设备,然后再到各行各业赋能的通用生产力的阶段,各个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1)产业早期,先解决生产力问题,比如电脑总体来讲还是解决一些特定领域的问题;2)而后会开始进入个人领域,比如娱乐或者具体来讲游戏;3)然后开始通用化、普及化,普及各行各业,变成一个真正的通用计算平台,又回到生产力平台,去覆盖社会活动。以苹果为例,最早苹果在出版业、办公、以及一些具体的财务行业去做;而后慢慢进入家庭、个人;最后进入各行各业的生产线,也就是PC的覆盖。再看手持设备也是这样的,从最早专门通信的手持设备,到PDA,最后到个人的(到每个人都拥有一部)的情况,现在看过来移动应用以及其他涉及到的各行各业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是专注在第一阶段,这就是一家纯粹的2B公司;如果一个公司本身的使命就是变成通用计算,那会很难界定是2B还是2C。比如今天的手机,从前专用终端设备(比如专门的ATM机)现在都被手机作为支付方式取代了,未来一个东西一旦变成通用计算平台的时候,也会很难界定到底2B还是2C。

AR、XR的产品复杂程度是超过手机的,而能将手机做好的公司也仅在少数,且这个方向其实并不像手机,可以有相对比较好的样板去进行学习。AR、XR行业中还在摸索当中,并且还需要快速成熟,还要有耐心随市场产品技术的成长打磨产品,这种情况大公司并不一定合适。今天对于国外来讲,像谷歌、苹果、Meta,有些已经非常明确了,未来一定会作为对手相遇;而其他的大厂也并没有看的非常清楚的,这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威胁并不算大。因此现在就行业内来看,发展快速的创业公司机会比较大。

在AR这个方向,国内可能到最后走出了一条跟国外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或者齐头并进。在AR时代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以AR为例,AR革命是从脸书出来,而不是从传统的设备公司出来,AI也很像。传统的终端公司,会不会在AR里面保持绝对的品牌渠道和供应链优势,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反而是现在国内的大厂,据我了解还是采取一个谨慎的态度在观望;原来看苹果、看脸书,现在肯定也在看类似Rokid这样的创业公司。现在这个机会里面创业公司有机会领跑、很长时间在领跑,至于最后能不能跑到最终变成一个值得大家期待的创业公司,还需要耐心。

行业内最终竞争是在平台层的竞争,不仅仅是操作系统。传统意义上讲,操作系统包括基层、算法、开发环境、社区,以及一些软硬件战略的标准。Rokid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我们有大概70%的工程师是投入在操作系统和软件算法方面,谷歌最后的落点也会在操作系统。眼镜硬件所能容纳的厂商会相对手机可能会友好一些,因为眼镜是非常强调个性化和设计的,会依据脸的大小、皮肤白黑、穿什么衣服选择不同的设备。未来会有标准化的公司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为大家打造个性化的产品。Rokid可能还是集中在基本的平台,除了我们自身标杆性产品之外,还会集中精力做好我们整个的操作系统,包括算法、硬件、芯片在内的整个一套打法。

现在很多AR的2B公司什么都自己做(包括Rokid在内),这是一个行业极其不成熟的表现,任何一个行业一旦成熟之后,会有各自的生态位和分工。一个公司不可能既做好系统集成又能做好客户服务,又能做好煤矿、电力、汽车、能源等。我相信未来工业领域里面,2B和2G里面也会出现做系统服务、系统集成的公司,会去选用更标准化、更社会化、更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就像今天做移动餐饮的人不会自己生产手机,早期餐饮业的人还会有专用的手持收款机,慢慢也被移动的生态给覆盖了。大概3-5年时间,该做集成的、做服务的、做客服的人,会回到自己的领域,包括云端、算力等等,这些各自会有自己比较舒服的一个生态位的分工,这个才是行业成熟的表现。

四、行业的价值链变化

一旦终端与交互技术成熟后,变成一个产品的时候,会带来未来整个生态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的变革。简单地讲,一旦新的终端方式起来之后,今天所有正在进行的行业都可以重新做一遍。而对于变革的供给端来说,实际上变革是循序渐进的。VR和AR的变革包括系统集成、软件集成、硬件集成、光学等,总体来讲还是站在今天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或者穿戴设备的基础上实现的。

而最大的变革肯定不在半导体,而是在材料、交互和软件。以AR或者VR为例,拆开来看,其中大量的半导体技术和器件都是互用的,即便是苹果,在自己的半导体技术与芯片技术已经足够先进的情况下,只能尽量赋予它的终端和手持设备的能力,不可能什么都重新造。在硬件上具有相当大的延续性(除了光学,光学比较特殊);但在软件上延续性却非常低,几乎要从零开始构建,包括操作系统、应用、交互都会有重新做一遍的可能性,这是很大的变革。

XR时代,或者说元宇宙时代,跟过去的PC或者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司走向软硬一体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我们会发现,纯粹做操作系统、纯粹做软件、纯粹做硬件都很难发展起来,因为对算力、体验、软件,对融合和微调的要求很高,很难做到通用的软件去服务所有的硬件。例如手机使用的安卓系统,可以找到几百种终端,各种应用都可以运行,运行速度有区别,但不影响使用。如果在VR、AR上面,即使有0.1秒的延迟,都会严重影响使用感受。在PC和手机上还有一定的容忍度,AR、VR则天然没有性能上的容忍度。即便我们找到一个公司为我们提供通用的平台,你会发现我们之间打磨的频繁度、复杂度和成本将远远超过自己做,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未来AR、VR公司一定是软件、硬件、算法诸多核心部位在一个公司高度集成,苹果一直在走这条路。大家要清楚,苹果虽然很耀眼,但(苹果这种方式)并不是主流。开放平台结合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在过去30年、40年的时间里是主流。未来的AR、VR时代,一定是软硬结合的时代,这个就要看整个团队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Rokid说今天在这个方向上能跟我们PK的公司还没有出现,但是未来可能出现。

在软硬一体的方向上,在AR或者下一代计算平台上,可能分给内容应用的分成比例会更低、会更加强势。首先终端厂商(包括操作系统)会更强势,因为生态体系很难剥离,需要能够掌握主要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今天让我选择微信和苹果,两个必须二选一,我肯定会选择微信,不会选择苹果,这个还是看最后生态影响用户生活最终核心的价值在哪里。

五、Q&A

Q1:过去几年硬件厂商发展环境一般,怎么看未来几年的发展环境?

A1:硬件厂商发展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创新。科技本身是一个创新载体,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无论软件、终端、硬件、半导体,最终决定价值和影响力的一定是创新。随着国内创新的发展,在XR上,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至少有平等的发言权,在XR的操作系统上面,Rokid也是制定这个标准的。创新是一个本质的东西,如果国内还是靠复制或者抄袭,未来是没有太多的机会。未来20年的时间,中国科技创新一定会实现高速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谈创新驱动的话现在就绕不开大的政策,大环境是公平的,当然是针对某一个阶段来讲,对某一个行业会比较公平。如果真的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公司,总体上在接下来的大环境里是受益的。但是全球化的发展,若中断了,长期一定是不利的,人才、知识包括能力的交流一旦中断之后,一定会受损。

Q2:最差的情况下,如果不上市(ipo或被收购),能走下去吗?

A2:创业者不要只把希望放在寻找投资身上,而是更多的投入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没有投资,都要找到自己发展的规划和节奏。对我来讲,包括Rokid整个大的企业文化就是,大环境是值得关注的,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就修炼内功、加快发展。主要还是看我们对市场、对行业、对产品、对用户把握的能力,把握不好,即使大环境好也轮不到我们;如果把握好的话,无论大环境如何都可以做得久一点。

人机交互的变革,一定会是未来XR产业人机交互的变革,一定是未来千亿、万亿甚至超过这个数量的大的变革,是下一个信息变革时代。而由于疫情,Rokid在两大核心业务停摆的前提下,我们整体来讲还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因此,好的客户反馈才是发展核心。

Q3:人机交互变革下,行业规模的计算逻辑?

A3:人机交互的变革就是AI+AR,或者AI+XR。新的交互方式出来之后,可以看到所有的应用都会重新做,无论规模大小。就像过去电脑上面在用解霸看电影,网页看电影,但是现在是用手机看电影;过去是在网页上买东西,现在是在手机上买东西。人机交互这个概念的界定上,智能驾驶和汽车也是一种交互的变革,原来需要自己去开,现在可以通过AI和AR实现自动驾驶。只要涉及到人和现实世界沟通的方式,包括使用方式,都是人机交互。行业规模可以按照今天手机或者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去推演和计算,至少是这个规模,也许会更大。